1947年6月30日-7月28日,刘邓野战军挺进中原,举行鲁西南战役,揭开战略进攻序幕。30日晚,刘邓野战军主力13万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转入外线作战,随即发起鲁西南战役。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后,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企图逼近刘邓野战军主力于郓城、荷泽地区背水作战,力图挽回败局。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粉碎敌军重点进攻,我军在数量和装备上远远逊于敌军,就实行战略转变,这是充分估计了影响战争各方面条件后采取的大胆决策。刘伯承、邓小平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创造了以15个旅的兵力歼国民党军4个师部9个半旅约6万人的战例,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线的战略部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东野战军粉碎国党军重点进攻的作战。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历史性转折事件震惊中外。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呼:中国发生了“六卅”事件。美国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以目击者的身份写道:“我阅历过多次战争,但却从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和以后抢渡黄河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说它高明出色,倒不在这次行动本身,尽管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的,而主要在于这一军事行动的构想——它的胆识、气魄,特别是它的创造性的想象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这一事上“堪称大师:他们善于抛弃不重要的方面,而紧紧抓住主要环节。”
|
为了阐明 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国家的内外政策和前途,同时回击国内外敌人的造谣中伤,澄清人民中对于这些问题的模糊认识,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着重阐明了以下观点:关于国家的性质,文章认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国家,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关于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文章认为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因为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富于革命的彻底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民族资产阶级只能联合,不能依靠,更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文章认为是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两个方面的结合;关于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文章认为应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 毛泽东在文章中描绘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蓝图,系统地阐明了新中国的基本纲领,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同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构成了《共同纲领》的政策基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 1951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刘少奇在大会上作了讲话。 他指出,我们党现在有党员580万人,其中270多万人在武装部队、国家机关及工厂、矿工和学校中工作,300多万分布在农村中。有女党员60多万人,2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120多万人。 这些党员建立了约有25万个党的基层组织——支部。 我们党和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胜利,乃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许多深刻的、复杂的根源的。 有些同志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我们党和中国革命所以能够胜利的这些深刻复杂的原因,他们简单地认为这种胜利只是由于他们打下了天下。 因而,他们就表现了居功骄傲以及其他错误的观点。 应该用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育这些同志,以便扩大他们的眼界,纠正他们自大的观点以及其他错误的观点。戴上“白专”帽子,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妨碍了更多地出研究成果和科学人才。他认为“白专”的提法不确切,容易使人误解,好象专和白必然联在一起的,只要专就容易变白,就是“白专”。因此,建议废除“白专”这个批判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