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学习园地 工作指南 群团活动 清风化语 党委信箱 化学所主页
 现在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5-08-20 | 编辑:lidan | 【 】【打印】【关闭

  2015727日) 

    

  今天这个座谈会,可以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看到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院士精神矍铄、志在千里,很多仍活跃在科技创新第一线,看到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学家青蓝相继、已挑起大梁,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感到十分高兴。 

  今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不能不回想起学部走过的辉煌历程。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太长的时间内,我国之所以能够很快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技和工业体系,学部的科学家们包括在座的许多同志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发展战略性高技术的863计划到编制历次科技发展规划,从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到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从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到现在国际上诸多科技领域都有我们并行或领先的成果,都是院士们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和顽强拼搏的结果。这些科技成就有力支撑了我国快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60年来,中科院学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几代院士胸怀强国富民之志,淡泊名利、刻苦钻研,创造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甚至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院士表示崇高敬意,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 

  这些年,我看过不少院士的报告,其中有很多富有远见、切实可行的建议,很受启发。希望大家围绕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战略,深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是人类历史上在最短时间内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创新行动,是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我们要续写前篇、再创奇迹,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发挥更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让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核聚变”效应,使未来的中国故事更精彩,使“第二季”的中国经济发展更好更优更强。 

  ——实现我国“双中高”目标,科技创新是决定性力量。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持续推进,13亿人民勤劳智慧,我们完全有条件有信心长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要素利用率,才能有效突破资源、要素和环境等制约,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否则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成败。 

  ——重塑我国开放型经济竞争新优势,科技创新是关键性因素。一方面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由“大进大出”逐步转向“优进优出”。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使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更好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在世界经济大格局变动中保持战略主动。 

  ——我国科技创新任重道远,必须不懈努力党中央、国务院已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作出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21次研究科技创新问题,可以说是最多的领域之一,目的就是要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二、 促进科技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通过推进“双创”,让更多的人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使更多的人富起来,也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更好发挥一次分配的作用。创业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多数人的机会,是普通群众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叫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限于小微企业,很多大企业也在探索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方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和科技创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需要最新的、前沿的科学技术的引领。科技创新不光是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科技创新应当面向“双创”,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长期以来,我们科技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原创性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薄弱。今后要合理确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构建“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格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在国家整体创新中,科技创新与“双创”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双创”,使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迈进。 

  三、 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好的制度激励与保障。 

  一要创新科研投入机制,保障科研经费充裕和高效使用。制定优惠政策予以鼓励和支持,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让科技创新在市场的沃土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二要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管好用好科研项目和经费。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减少和纠正直接包揽、介入或干预具体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做法,切实砍掉管理中的繁文缛节,给科研机构和研发团队以更大的自主权,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到研究上。同时,要根据科研特点,制定方便简约、行之有效的规则,切实管住管好项目和经费,防止出现腐败行为。 

  三要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支持科技人员靠智力和创新致富。要建立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科技人员和科研成果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使科技人员凭借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对从事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科技研究的科研人员,也要建立相应的收入保障机制。我们还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使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有力的保护。 

  四要创新科研协同机制,构建汇众智搞创新模式。科研机构要看到当代科技研究方式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不能自我封闭搞创新,必须加强协同、集中大家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多出成果、出大成果,为中国经济这台巨型发动机添油,使其力量更强大、更持久。 

  五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营造自由自主创新的环境条件。创新是最需要自由、自主空间的。我相信,给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一片自由自主的天空,给科学家、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备受尊重的社会环境,换来的一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大发展、大繁荣。 

  中科院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国家队,各位院士是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国家将对中科院和学部给予更大支持,给各位院士和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当前,我国已进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如何把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好,需要中科院和学部提供支持。希望中科院和学部更好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高层次人才培养孵化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器的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为促进全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院士拥有国家最高学术荣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青年英才的培育者、科学精神的传播者。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铸就梦想。衷心祝愿老一代科学家健康长寿,祝愿中青年科学家奋发有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倍加珍惜昨天的荣誉,切实担负今天的使命,奋力创造明天的辉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新的力量。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100190